故宮經典明式家具賞析:床榻九款 | 紅木與生活
賞新閱木|守拙2019-12-23
閱讀:434425
明式家具中床榻類分架子床和羅漢床兩種。架子床分兩式,一種在床面四角立柱上面裝頂架,左右及后面裝圍子。也有在正面多裝兩根立柱,另裝門圍子與角柱相連,正中留出上床的門戶。明代架子床床圍多用小木做榫攢接成各式幾何紋欞子板,有的在正面做出橢圓形月洞門。
架子床中還有一種稱為“拔步床”,其造型奇特,好像在架子床的下面加上一個平臺。平臺前沿長過床沿二三尺,平臺四角立柱,與架子床融為一體。四邊裝木制欄桿,床前形成一個小廊。在這個小廊當中,有的在兩側及正面安上門窗,里面陳放小形桌凳。冬季寒冷,可放炭盆及馬桶等。夏季炎熱,卸去門窗即可掛床帳。這種床多在南方使用,近年在蘇州、上海等地的明代墓葬中多有出土。故宮博物院無此品種。

架子床中還有一種稱為“拔步床”,其造型奇特,好像在架子床的下面加上一個平臺。平臺前沿長過床沿二三尺,平臺四角立柱,與架子床融為一體。四邊裝木制欄桿,床前形成一個小廊。在這個小廊當中,有的在兩側及正面安上門窗,里面陳放小形桌凳。冬季寒冷,可放炭盆及馬桶等。夏季炎熱,卸去門窗即可掛床帳。這種床多在南方使用,近年在蘇州、上海等地的明代墓葬中多有出土。故宮博物院無此品種。
羅漢床又名“彌勒榻”,是從漢代的榻逐漸演變而來的。榻,本來指專門的坐具,經過唐五代及宋元的發展,形體逐漸加大,明代普遍在左右及后面裝上圍欄。以欞紋板居多。還有以三塊獨板做圍子的,淡黃色的色調,優美的木紋,素雅的造型,體現出明代高超的藝術匠心和神韻。明時羅漢床通常設在廳堂用以待客,使用時正中放一炕桌,上陳茗瓶茶具。主客各坐一邊,作用相當于現代的沙發和茶幾。較大的羅漢床,既可供坐,又可供臥。一般情況下,放在臥室供臥的稱為床,放在廳堂待客的則應稱為榻,是一種十分講究的家具。明式床榻的突出特點是攢欞,既玲瓏剔透,又可充分利用材料,且線腳圓潤柔和。另一特點是全身光素,不加雕飾,充分表現木制紋理的自然美,收到樸素典雅的藝術效果。
1、黃花黎月洞式門罩架子床 長247.5米 寬187.8厘米 高227厘米

架子床面為月洞式門罩,由上半、下左、下右三扇拼成,連同床上三面的矮圍子及掛檐均用四簇云紋加十字構件連接。床面下高束腰,分段嵌裝絳環板,雕花鳥紋,壸門式牙雕云龍紋,掛檐牙條雕云鶴紋。三彎腿,內翻云紋馬蹄。四簇云紋又稱“四合如意”,以此連綴,既含吉祥之意,又可充分利用短小材料,但費工費時,技術要求高。此床得自山西,但為典型的蘇州地區制品,床左后角一根立柱用櫸木配制可為佐證。
2、黃花黎字紋架子床 長218.5厘米 寬147.5厘米 高231厘米


架子床面為月洞式門罩,由上半、下左、下右三扇拼成,連同床上三面的矮圍子及掛檐均用四簇云紋加十字構件連接。床面下高束腰,分段嵌裝絳環板,雕花鳥紋,壸門式牙雕云龍紋,掛檐牙條雕云鶴紋。三彎腿,內翻云紋馬蹄。四簇云紋又稱“四合如意”,以此連綴,既含吉祥之意,又可充分利用短小材料,但費工費時,技術要求高。此床得自山西,但為典型的蘇州地區制品,床左后角一根立柱用櫸木配制可為佐證。
3、黑漆嵌螺鈿花蝶紋架子床 長207厘米 寬112厘米 高212厘米


架子床為四面平式,四角立矩形柱,后沿兩柱間鑲大塊背板。床架四面掛牙,用勾掛榫連接,上面壓頂蓋。腿足短粗壯。扁馬蹄,外包銅套。通體黑漆地嵌硬螺鈿花蝶紋背板正中飾牡丹、梅花、桃花、桂花樹等四季花卉,以及蝴蝶、蜻蜓、洞石、團花紋邊飾。兩側矮圍兩面飾花蝶紋。此床為山西制作。與前兩架子床相比,結構上更多穩重之感。通體采用大漆螺鈿工藝,顯示出雍容華貴、富麗堂皇的氣派,在明式漆器家具中,屬罕見上乘之作。
4、黑漆嵌螺鈿花鳥紋羅漢床 長182厘米 寬79.5厘米 高84.5厘米

羅漢床為四面齊平,三面整板圍子。牙條甚寬,與腿足形成壸門曲線。馬蹄矮扁,圍子嵌硬螺鈿牡丹、蓮花、桂花樹以及錦雞喜鵲等花鳥紋。牙條及腿足嵌螺鈿折枝牡丹。明清以來將裝有三面矮圍子的床稱“羅漢床”,也稱“榻”,常用于廳堂待客。此床與黑漆嵌螺鈿花蝶紋架子床同為一堂,亦產自山西,為明代晚期大漆螺鈿家具的典型代表作品。
5、黃花黎十字連方紋羅漢床 長198.5厘米 寬93厘米 高89.5厘米
羅漢床床圍子由十字連方紋攢接。帶束腰,三彎腿內翻馬蹄,足雕云頭紋。床面木板貼臺灣席,系因原藤編軟屜破損而改制。此床正中圍子上層卡子花分布不夠自然,盡端兩塊沒有貼著邊框。故疑此條裝飾為后加。后背圍子高于兩側為羅漢床常式,而三者同高則是架子床的通法,因此,此床可能是由架子床改制而成。盡管如此,仍不失為典雅的明式家具。
6、黃花黎雕卷草紋藤心羅漢床 長218厘米 寬100厘米 高88厘米


此床通體黃花黎木制,席心床面。束腰下裝壺門式牙子。當中浮雕卷草紋。拱肩三彎腿內翻云紋足。面上三面裝床圍,圓材攢框,柜內鑲壺門式圈口。此床造型簡練、舒展,尤其是壺門圈口圍子,具有空靈的味,為明式風格的典型作品。

7、黃花黎獨板圍子羅漢床 長218.5厘米 寬114厘米 高79厘米

此床床圍子為三塊整板,有柔和的委角。壸門牙正中透雕朵云紋。腿內側兜轉,大挖馬蹄,牙腿沿邊起燈草線。此床多用整材,少加雕飾,以突出黃花黎木優美的紋理。此床造型簡練、舒展、樸素、大方、渾厚凝重,氣勢恢弘,為明式家具上乘精品。
8、填漆戧金云龍紋羅漢床 長183.5厘米 寬89.5厘米 高85厘米 (清宮舊藏)

此床整板床圍,四腿粗壯,扁馬蹄。牙條雕填戧金雙龍戲珠紋,間填彩朵云紋。床圍雕填線金海水江崖紋,中間為一正面龍,雙爪高舉聚寶盒:兩側各一行龍,間布彩云及雜寶紋。背板后面雕填戧金梔子花、梅花及喜鵲,正中上沿刀刻戧金“大明崇禎辛未年制”楷書款此床具有濃厚的明式風格。明晚期漆家具帶款者極為少見,此床對晚明漆家具鑒定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9、黃花黎六足折疊式榻 長208厘米 寬155厘米 高49厘米

榻面無圍,大邊做成兩截,以合頁連接,可折疊。中間兩腿為花瓶形馬蹄,上端為插肩榫,展開時與牙子拍合。四角為三彎腿內翻馬蹄,折疊后可放倒在牙條內。牙條雕折枝花鳥雙鹿紋,腿足雕花瓶、洞石花草紋此榻設計巧妙,便于搬運和存放,紋飾具有典型的明式風格。